智慧办节—— “十二艺节”“慧”民更惠民

新闻资讯     3055

10万人同时在线抢票,1050张观摩票7分钟内订完,单场决赛票46秒空仓,直播访问量达276万人次,云平台总访问量超3300万人次……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开幕首日,国家公共文化云和文化上海云的数据报告反映出这场文化艺术盛会的热度。本届艺术节提出“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的目标,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借助互联网,智慧办节理念贯彻不断深入、效果不断显现,如何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提升惠民成效、提高服务质量、增收艺术节红利,成为下一阶段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190522183835.jpg

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重头戏,两大国家级奖项——第十六届文华奖、第十八届群星奖的评选,共聚集来自全国51台优秀剧目的102场展演、84部群众文艺作品的7场决赛。其中,部分“十二艺节”演出院团、文华表演奖获奖艺术家和所有群星奖参赛队伍将深入基层,开展近60场公益性演出。除展演和评奖外,“十二艺节”还将于5月21日至8月14日,推出全国优秀美术作品、书法篆刻作品、摄影作品展览3个国家级专业展览,展出作品超千件,在同一场馆同时亮相。5月19日至22日举办的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系文创产品首次纳入中国艺术节,共有以省(区、市)和各相关行业部门为单位设立的33个特装展位亮相。

这些内容丰富、体量较大的活动正是“十二艺节”的惠民“主菜”,也是“智慧办节”的重要载体。

微信图片_20190522183951.jpg

“智慧”办节首先体现在对“互联网+”的应用上。本届艺术节专门构建票务系统,实现“网络购票,线下取票”。观众可使用艺术节官方微信内嵌的购票系统,也可通过承接演出、拥有票务系统的剧场网站以及大麦网购票,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展览展会也在“十二艺节”官网与相应网站开设网络预约平台。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云上群星奖”为代表的互联网分会场的打造。今年4月底,群星奖内容专题即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和上海文化云同步上线,专栏推广群星奖决赛作品,艺术节期间对群星奖7场决赛、1场获奖作品展演和12场基层惠民演出进行网络直播。截至5月20日8时,国家公共文化云、文化上海云、圆点直播3个平台的总访问量为3385.1万,“云上群星奖”直播总访问量1477.5万。于5月18日、19日率先进行的8场惠民演出中,有4场通过国家文化云和文化上海云平台直播,总访问量破百万。

办节智慧更融汇于独特的“设计”中。“云上群星奖”精心设置内容和形式,如国家公共文化云专题页中,丰富内容以综艺式节目编排形式呈现,专题推出了动态宣传海报、各地链接、最新动态、群星奖简介、入围作品、往届回顾、历史沿革等内容,分类别、分板块、分主题进行立体化循环呈现。它还增加了“我与群星奖”“答题闯关”等互动板块,以及“群星奖主创说”“群星奖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发掘背后的故事,提升了可看度,拓展了线上空间。多个平台开辟群众评价和反馈通道,通过微视频展示花絮等互动方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参与度。文化上海云特设“群星之旅”,集纳市民拍摄的精彩瞬间,并通过积分制吸引参与者邀请亲朋好友为照片“打榜”。用户所获积分,可在文化上海云的活动福利页面参与展览演出的票务兑换、抽奖,将“十二艺节”与当地文化消费有机结合,产生了刺激文化消费、丰富文化生活的倍增效应。

另一方面,构建立体推广模式,国家文化云、上海文化云联手140多家地方文化云,从中央到省市层层推广,使群星奖的传播效应向更深、更广方向延伸,各地文化单位积极响应,通过PC网站、手机H5等途径链接专题页面,合力推广本届艺术盛会,形成“1(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N(各地网站)”的大规模“云端”宣传推广模式,如北京数字文化馆、安徽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云南文化云、贵州文化云等省市文化云,通过设置飘窗、海报等方式链接国家公共文化云的群星奖展示专题。文化上海云采用市、区、街镇、居村四级文化数字化平台线上同步,联动传播的模式,同时结合每一场惠民演出的观摩票,与各区各馆联动,在现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解答、引导和服务。由此,云上群星奖在更广范围内服务基层群众。

微信图片_20190522183956.jpg

记者在群星奖决赛现场还观察到,智慧办节不仅带给普通观众全时全景的体验,更成为业界关注焦点。每场决赛,“回看”几乎是每个团队的固定动作,不仅上文化云看自己的表现,从中找不足,还关注其他节目的呈现,从中找差距。云端发布的报道和评论成为前来观摩的各地群文工作者研判创作趋势的依据。不少地区的文化管理者表示将把文化云模式带回去,探索适宜本地发展的数字文化服务方式,更好地对接群众文化需求。

随着“十二艺节”各项活动的开展,相关数据体量必然持续增加,维度更加丰富,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地方云的大数据统计系统,用户数据的深度统计分析尤具价值。智慧办节折射出的服务理念升级,进一步辐射至公共文化服务和艺术创作领域,将对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产生积极影响。(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