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精彩蝶变。十年振兴,振翅腾飞
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一间间大棚生机盎然,一头头牛羊膘肥体壮,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十年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空心村”到“产业村”,从一村美到村村美,从丰盈城市“菜篮子”到鼓起农民“钱袋子”,准旗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真功,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底色,集群发展牛羊产业,培育做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集体经济,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打造幸福宜居乡村,让准旗的农业越来越强,村里环境越来越美,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乡村产业越来越旺,生活越来越好,农民越来越富。如今,在准旗,一批批特色产业村,拉长产业链条,让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乡村大变样,农民幸福生活节节高,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现代农业让“振兴之花”越开越艳
“优蔬碱米小杂粮,羯羊肉牛满山果”是准格尔旗乡村发展、产业兴旺的真实写照。在农业发展中,准旗把致富“金点子”、新技术送给农民、送到田间,还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农民端稳粮食“饭碗”,托稳准旗农业经济底盘。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在十二连城乡春耕大地上,无人驾驶播种机代替了人工作业,无人驾驶播种机来耕田,让农民用上了高科技,该播种机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设置行进路线、行驶速度、播种行宽和播种量,奏响春耕交响曲。
春耕,在大地上,更在大棚内。温室大棚是农户的“聚宝棚”,更是点赞的乡村产业。近年来,准旗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延伸,相继在草莓、香瓜、西瓜等种植产业基础上,发展荷花、樱桃、火龙果、柑橘等特色种植产业,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蹚出乡村振兴蝶变路。
“神奇砒砂岩,暖水苹果甜。”暖水乡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护生态”到“谋致富”,以苹果为龙头产业,建设千亩苹果产业示范园,延伸苹果深加工产业链,将苹果产业做成“生态样板”,让“生态之林”变成“绿色产业”,铺就一条“绿富同兴”的富民路,让暖水山地苹果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据了解,2019年底全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2年,准旗耕地面积111.2万亩,牲畜存栏84.49万头,粮食产量4.81亿斤,全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4元,增长7.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位。大路镇小滩子村和准格尔召镇准格尔召村成功申报创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布尔陶亥苏木尔圪壕嘎查、龙口镇大口村、十二连城乡兴胜店村成功申报创建2022年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
到2025年,准格尔旗要实现“十万亩苹果、百万亩山杏、百万亩沙棘”的基地建设目标。力争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共同富裕先行区,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幸福图景,让乡村振兴之花越开越艳。
“村企联姻”助力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
万牛养殖项目、百万生猪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项目、100万只肉羊养殖屠宰仓储物流基地、“企地企民联手,共建美好生活”专项行动……一项项创新举措精准落地,一个个招牌产业蓬勃发展,一支支人才团队聚拢而来,让“土地为媒”巧生金、“村企联姻”共双赢,更让农民和脱贫户吃下“定心丸”,铺就出乡村振兴光明路。
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群众才能富裕。2014年,布尔陶亥苏木蒿召赖嘎查在村集体经济上下功夫,成立了以生猪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准格尔旗雄风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60多户养殖社员“抱团取暖”,生猪年出栏达5000头,让“空壳村”变为“致富村”。2021年,布尔陶亥苏木还通过“企地共建”,引进百万生猪生态循环全产业链项目,相继在李家塔村和铧尖村配套了扩繁场和育肥场,让生猪养殖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硬角儿”。
在乡村振兴战中,驻村干部是农村工作推进的生力军,更是乡村振兴的“硬核纽带”。目前,准旗已累计向全旗158个嘎查村选派2367名驻村干部,他们想思路、谋发展,凝聚“扶贫联智、产业联推、环境联抓”的合力,多方协调,捆绑发力,引领带动发展肉牛、碱稻、山杏、海红果、小杂粮、矿业服务等主导产业,推动全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嘎查村集体经济,绘就出一幅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
据了解,2022年底,全旗158个嘎查村集体经济总量突破1.8亿元,所有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元村3个、超百万村34个,准格尔召镇忽吉图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308万元,居全旗村集体经济收入榜首。
如今,准格尔旗聚焦“快步跑、争一流、作贡献”,按照规模化养殖、特色化种植的发展思路,以着力打造“三园”“三基地”“一个新农村”为总体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正努力探索乡村振兴鄂尔多斯样板下的“准格尔路径”,走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老百姓在富民强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越走越实,越走越宽。(张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