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坚持把生态保护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用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一路逐“绿”前行,绿色基因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
●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内蒙古,正在新时代的道路上走向优质发展,红色成为各族儿女情感的依附、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 。
●深入推进绿色内蒙古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保障人人享有优质公共服务作为政府之责,把保障人人享有公平发展作为民众之望,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起为内蒙古做加法,我们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
2019年1月2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绿色是我们最大的财富,红色是我们深厚的基因,美丽内蒙古是我们共同的梦想。”为在新时代奋力打造亮丽内蒙古升级版构了图、着了色、布了景。
绿色,内蒙古最大的财富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传唱千古的北朝民歌,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疆草原壮丽富饶的风貌。美丽内蒙古,最不能或缺的就是这片绿;美丽内蒙古,最让人记住的也是这片绿。
草原民族自古以来崇尚自然,并把崇尚自然作为基本信条和终极理念。千百年来,“逐水草、常迁徙”是草原民族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草原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世世代代草原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精神追求,将人对大自然与生俱来的热爱敬畏发挥到极致,成就了游牧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朽传奇,积淀和铸造了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核心理念。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从人与自然平衡到人与自然博弈,导致人脱离与自然的融洽关系开始面临各种各样的自然危机。一直以来,为了守住这片绿色,北疆草原从不缺乏传奇和壮举,有让乌审召生机盎然的“牧区大寨”精神,有让黑水河清波荡漾的艰苦执着追求,更有让库布其万绿婆娑的治沙奇迹。
如今,在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上,天边草原、茂密森林、秀美江湖构成了壮丽的绿色自然景观;浩瀚沙漠、挺拔石林、巍峨山脉维系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最独特的草原风景区和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固有生态理念更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追求人与自然长期合作的先进生态理念也为建设美丽内蒙古的共同梦想注入了新鲜血液。
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曾深情寄语:“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要努力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总书记要求内蒙古 “大胆地先行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明确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须承担的重大责任。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内蒙古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在长远大计中占据一席,成为走出发展新棋的一招。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把生态保护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用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一路逐“绿”前行,绿色基因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北疆大地变得越来越美。
天更蓝。2018年,内蒙古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3.6%,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3.1%。美得让人心醉的“内蒙古蓝”,刷爆朋友圈。
山更绿。2018年,内蒙古已完成营造林1295万亩,其中新造林734万亩,种草351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1%,高于全国0.44个百分点。阿尔山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示范区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曾经满目疮痍的大青山前坡建成“绿树掩映、曲径通幽、自然和谐”的首府后花园。美得叫人流连的“内蒙古绿”,美醉八方宾客。
水更清。2018年,内蒙古持续推进“一湖两海”综合治理,让“草原之肾”呼伦湖迎来新生,让“塞外明珠”乌梁素海整体水质提高到IV类,让“高原仙湖”岱海水位下降趋势得以遏制。美得出人意料的“内蒙古清”,给人以惊喜。
土更净。2018年,内蒙古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化肥、农药使用量首次实现负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乌海隆昌煤矿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列为联合国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美得令人瞩目的“内蒙古净”,给人以期待。
如今,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182个自然保护区、49个国家湿地公园、43个国家森林公园构成了绿色生态屏障。如今,坚持美丽与发展双赢,精心调适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可能维持两者间精细的平衡,成为内蒙古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红色,内蒙古深厚的基因
红色照亮了内蒙古辉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乌兰夫为代表的一批蒙古族先进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曙光,开辟了内蒙古的革命工作。蒙古族青年在同一时期成批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成为仅有,内蒙古的红色革命火种由此点燃。
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红色火种从星星点点成为燎原之势,传遍千里草原。作为延安民族学院最终落脚点的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在这里探索,关系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试验从这里开始;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伟大胜利的象征和蒙古民族政治上彻底解放的重要标志的五一会址,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各阶层人民多年来渴求统一与自治的愿望在这里得以实现,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从此走上了70年的模范发展之路。
如今,城川“1+6”红色遗迹、兴安盟“一馆三址”红色场馆,凝刻着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的红色基因;乌兰夫故居和纪念馆、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阿荣旗抗联英雄园、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旧址、大青山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察哈尔抗战遗址、冀察热辽分局旧址、绥蒙革命纪念园、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内蒙古革命烈士陵园……像一座座丰碑,记录着内蒙古民族解放事业的壮美华章。
红色引领着内蒙古光明的未来。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中赞誉“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是内蒙古大草原上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他们从草原深处走来,带着泥土的沁香,带着鲜花的芬芳;乌兰牧骑,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新文艺的成功实践者,他们从人民文艺的熔炉里走出,有力度、有温度、有气度,讲述着草原故事。
在这片热烈的土地上,红色基因让生命之花光彩照人,绽放千里草原。“草原母亲”都贵玛把一个个饥病交加的孤儿搂入怀抱,用爱心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美丽动人的生命乐章;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一次次把失散羊群拢在一起,书写了《暴风雪中一昼夜》的英雄事迹;党的优秀民族干部牛玉儒将一个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现代化城市的日新月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廷·巴特尔一次次拒绝回城机会,扎根草原44年,把艰苦简单的牧民生活过成了富足充实的“贵族生活”……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团结友爱的故事层出不穷。
如今,这片热土上的那些红色印记依然活跃,绽放着独特的魅力,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如今,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内蒙古,正在新时代的道路上走向优质发展,红色成为各族儿女情感的依附、精神的归宿、前行的动力。
美丽,内蒙古共同的梦想
美丽内蒙古,必定是天蓝水清地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蒙古。自古以来,“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是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的标志。过去一年,内蒙古进一步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六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生态建设以超过100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实现持续双增长,占全国净增面积的近十分之一。内蒙古深入实施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生态+”竖起美丽中国的“内蒙古样板”。
特殊区位,赋予特殊使命。2019年,内蒙古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要坚守阵地、巩固成果,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燃煤锅炉,治理“散乱污”企业,实现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落实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厕所、垃圾、污水等问题,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不断改善村容村貌;继续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和饮水安全工程。深入推进绿色内蒙古建设,把生态保护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让绿色成为内蒙古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永恒底色。
美丽内蒙古,必定是各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固安宁的内蒙古。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团结紧,结成铁壁铜墙”,是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上的写照。在确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提名人选的选举地区时,习近平总书记选择了内蒙古自治区,并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各种利益矛盾,把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得更加牢固。
对于有着蒙古、汉、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55个民族的内蒙古来说,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固安宁是一切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2019年,内蒙古将从完善制度到深化教育固“本”强“基”,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根源越扎越深、实践根基越打越牢。进一步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牧业旗、边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美丽内蒙古,必定是人人享有优质公共服务和公平发展机会的内蒙古。一直以来,“歌唱自己的新生活”“赞歌更嘹亮”是这片辽阔美丽的土地上的人们的追求。过去一年,内蒙古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1%。城镇新增就业2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8%的较低水平,重点群体就业得到保障。提高了养老、医保、低保、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边民补助标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政策内住院费用平均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左右和75%左右,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初步核算,2018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和9.7%。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GDP增速,农牧区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今年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一鼓作气,精准推进,确保减贫14万人以上,贫困嘎查村全部退出,20个国贫旗县全部摘帽。”这一年,要把保障人人享有优质公共服务作为政府之责。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切实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一年,要把保障人人享有公平发展作为民众之望。着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发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内蒙古所有中小学,促进边远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提高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水平,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覆盖面。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注重保基本兜底线,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
“这里的人们爱和平,也热爱家乡。”正如布小林主席所言,有着“蒙古马”精神的草原儿女,只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起为内蒙古做加法,我们的梦想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