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闻资讯     9055

微信图片_20210324212615.jpg

3月24日,自治区文物局召开内蒙古文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介绍了当前全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自治区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扎实推进武安州辽塔加固维修工作,阿尔寨石窟保护整体推进,现已累计投入资金3145.6万元,修复完成10座石窟壁画;全区大遗址保护成果显现,七处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大遗址名单,其中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黄河文化系统保护工程启动实施,黄河聚落遗址考古研究工作全面展开;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大,以乌兰夫纪念馆等重要纪念馆为重点,全区中、东、西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内蒙古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显著,辽耶律羽之墓、集宁路古城遗址等十项考古发掘先后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新发现的裕民文化将内蒙古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上限推进到距今8400—9000年。此外,“考古中国——河套地区的聚落和社会”项目实施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史前石城遗址,辽上京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最大的辽朝宫殿基址,呼和浩特武川坝顶发现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

博物馆建设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长效机制持续健全。全区现有178家备案博物馆,构建起了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其中内蒙古博物院的《大辽契丹》《天骄蒙古》展览分别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同时,文物保护与安全工作已经纳入盟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文物安全行政管理体系。

未来全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将从七个方面发力,一是对全区亟需保护的文物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分年度进行保护修缮;二是将重大考古遗址纳入旅游线路,打造考古研学产品;三是结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强化文旅融合;四是加强重点博物馆建设和展陈工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文物数字化展示宣传;五是积极探索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课题研究,进一步讲好各民族交流交往故事;六是切实增强文物安全工作合力,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文物安全的主体责任;七是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举办中国共产党党史展、内蒙古革命历史展,讲好革命文物故事,传承弘扬红色基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