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敖包:奏响乡村旅游发展“三部曲” 助力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4676

巴彦敖包是蒙古语,汉语译为“富裕的敖包”,位于兴安盟科右中旗额木庭高勒苏木政府所在地以西35公里处。巴彦敖包嘎查村是一个绿树成荫、山水相依的美丽乡村,村内有霍林河流过,清泉涌动。近年来,巴彦敖包嘎查被授予“全国文明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全国百个特色村庄”“自治区级美丽乡村”等称号。

笔者了解到,巴彦敖包嘎查围绕“畅游生态乡村巴彦敖包、探寻文物古迹七星敖包”的设计概念,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功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农田变景区、农园变乐园、产品变商品,努力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撑产业,打造了一个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度假、娱乐、康养于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度假村,包括观览区(千亩花海和有机水稻);养殖区(鲤鱼、鲢鱼、草鱼、盘锦河蟹);功能区(七彩滑道、观光自行车、碰碰车、观光船、网红桥、小型游乐园、动物园);餐饮区(蒙古包餐厅和水上餐厅);采摘区(有室内大棚6栋占地3300平方米、室外采摘园占地50亩,采摘种类有草莓、小苹果、李子、香瓜、葡萄、油桃、有机蔬菜等品种丰富)。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巴彦敖包嘎查积极探索旅游与扶贫的深度融合方式,积极奏响乡村旅游发展“三部曲”促进贫困户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一、抓文化,着力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把提升村民综合素质特别是文明素质摆在首位,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利用嘎查“学习讲堂”“道德讲堂”等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治宣传、诚信意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村民思想政治素质和法治意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致富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三控两禁”健康家庭等评优评先活动;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行动、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抓产业,着力发展嘎查集体经济

2015年来,巴彦敖包嘎查发挥集体资产优势,先后注册成立了一个种养殖业专业合作联合社,种养业、农机、水产养殖、养鸡、林果业五大专业合作社和一个养牛协会,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2017年,注册成立巴音敖包生态度假村旅游有限公司,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服务型旅游度假村,进一步增加了农牧户和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巴彦敖包嘎查以合作社加农牧户的形式经营,村民通过加盟合作社的方式参与旅游经营,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让贫困户以最少的投资实现最大的收益。入股分红采取土地、资金、劳动力三种入股方式。巴彦敖包旅游度假村景区建设用地是从农户手中以租赁的方式流转土地,农户拿到的租金比平时传统种植的收入要多,部分农户将土地作为入股资金,成为了股东。通过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方式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巴彦敖包嘎查的乡村旅游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通过参与旅游经营增加收入。截至目前,嘎查集体拥有固定资产4000万元,嘎查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220万元。

三、抓帮带,着力培养贫困户自主就业技能

实践帮带主要是以技术培训、就业增收、示范带动的方式提升贫困户自主就业技能,通过参与旅游经营增加收入。

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种养殖示范和发展经验,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种养植技术、管理方式、销售经验、服务标准的平台。嘎查组织村民开展农家乐、食品安全、民宿、刺绣、手工艺制作等技能培训,从而提升村民自主发展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让村民参与旅游经营,实现长效脱贫。

景区岗位用人以贫困户优先为原则,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农村其他剩余劳动力到景区务工,景区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务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村民通过劳动力入股实现分红收益。农民变工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不仅增加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能够增加贫困户收入促进其稳定脱贫。(来源: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