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最是草原风情好 一年四季美如画

文化产业  张哲 包艳梅   1638

白岩松曾说:“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们来说,草原似乎就是药,来到草原,再紧张的神经都能即刻松弛下来,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草原,来到草原,心便落地了。”

的确,碧草蓝天,骏马嘶鸣,老舍先生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犹如蓝色绸带的莫日格勒河,百转千回……呼伦贝尔一直是万千旅行者心之向往的纯净圣地。随着近年来我市对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高度重视、高效投入,我们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人与生态更加和谐。

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部署,以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常态,不断探索旅游业发展新思路,全市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全市2018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64.98万人次(不含一日游),同比增长8.4%;旅游业总收入685.24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2.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1131万美元。

timg.jpg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精品景区提档升级

盛夏的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满眼的青翠欲滴,微风拂过,两岸的花木随风摇曳,宛如仙境。“来自南方的人,到了北方看到如此辽阔的公园,才知道什么叫作一望无际。地势很平缓,看着清澈的根河延伸到天边,融进大自然的宁静。因为来的时候正好人也不是很多,不像其他旅游景点那样熙熙攘攘,反倒愈发的清静了。”一位游客如是说。

在扎赉诺尔猛犸公园,一对来自天津的母女不停地拍照留念,“这个公园真的太美了,城堡美轮美奂,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我和女儿非常开心,真是不虚此行!”妈妈说。

2018年,我市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精品景区提档升级力度,继续推动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工作,编制完成了《呼伦贝尔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及8个专项研究。我市还印发了《呼伦贝尔旅游景区三年提档升级方案》,加强对各旗市区和景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组织专家对额尔古纳市等4个地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额尔古纳弘吉剌部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进行了评审。

过去一年,我市全力推进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区、蒙古之源•蒙兀室韦旅游区、拓跋鲜卑历史文化园、敖鲁古雅使鹿部落、两河圣山旅游区、额尔古纳湿地旅游区等重点景区建设,打造一批自然景观和地域文化深度融合、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景区,加大景区提档升级力度,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阿荣旗牧人寨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额尔古纳中科丽丽娅俄罗斯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阿荣旗朝鲜族第一家园民宿等15个家庭接待户被评为自治区乡村(牧户)旅游五星级接待户,数量上我市在全区位列第一。我市在全市旅游交通沿线新建了124块旅游标识牌,新建了2个旅游驿站,新改建134座旅游厕所,积极推进呼伦贝尔国家边境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

timg (1).jpg

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区域旅游合作持续深化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地方经济的带动十分关键。对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而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

2018年,我市不断强化品牌带动效应,加快完善旅游宣传体系,细分旅游市场需求,实现旅游精准营销。

我市积极推广“周末呼伦贝尔工程”,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冰雪体验旅游、边境跨境旅游、文化旅游等主题旅游线路。通过举办春冬季旅游产品发布会、冰雪那达慕专场推介会、《呼伦贝尔故事系列丛书》首发式、民族摄影节——四季呼伦贝尔摄影大赛颁奖仪式等活动,及时对外发布我市旅游产品,增强了宣传范围和效果。

我市还积极参加中国进口博览会、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4+1联盟联合推介会、内蒙古首届旅游博览会、第二届蒙商大会、第十四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充分展示我市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效果。

2018年,我市被国家旅游研究院授予“2018年十佳冰雪旅游城市”荣誉称号,“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荣获“2017-2018冰雪季冰雪旅游节事十强”称号;在中国节事与旅游大会上,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荣获“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优秀节事奖;在人民日报主办的“中国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合作高峰论坛”上,我市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另外,我市还坚持深化区域旅游合作,增强发展合力,积极加强与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城市的合作,加强俄蒙境外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树立国际旅游形象;组织旅游企业开展洽谈推介活动,成功举办中国额尔古纳市与俄罗斯普里阿尔贡斯克区经贸旅游合作洽谈会,双方就旅游合作达成初步意向;积极推进贝尔湖旅游景区改造升级、中蒙互市贸易区建设工作,中蒙跨境旅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接洽了“日本交通公社新纪元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台湾媒体达人团”等境外旅游机构;与北京旅发委合作开展北京对口地区支援平台活动,黑龙江•内蒙古“4+1”旅游联盟的合作实现地区间点对点的深化推进。

timg (2).jpg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四季旅游均衡发展

记得2013年的12月24日,记者深入根河市采访首届“中国(根河)冷极节”活动,将近零下30度的气温并不觉得十分寒冷,因为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人觉得很温暖,一系列冰雪活动让远方的游客真实体验到了“冷极”的乐趣。

时至2018年,“冷极节”已经成功举办6届了,每届都一样饱含热情,却又充满了新鲜与刺激,可以说,呼伦贝尔在打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上,投入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足。

近年来,我市以“大草原、大雪原、大花园、大族源”为主题,通过旅游与自然生态、民族民俗、文化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我市出台了《呼伦贝尔市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节庆活动和民俗旅游项目,精心打造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倾力塑造文化旅游新品牌;相继推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设计推出花事旅游线路,培育花季旅游新业态;举办鄂伦春杜鹃节、伊慕讷节、宝格达乌拉圣山祭祀、牙克石夏季滑雪节、全国非遗文化展演、首届伞翼动力风筝滑雪赛、中俄蒙国际服装服饰艺术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整合民俗旅游产品线路,形成呼伦贝尔多民族民俗深度体验精品线路,全面提升了呼伦贝尔文化旅游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度策划冬季旅游活动,举办第十六届内蒙古冰雪那达慕暨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中国冷极节、呼伦贝尔冬季英雄会、“内蒙古味道-呼伦贝尔发布及品鉴”等系列活动,推动冬季旅游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呼伦贝尔市旅行社开通冬季旅游包机专列与旅游接待补贴办法》,促进冬季旅游市场开发。

timg (4).jpg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生态日益改善

“我们在外面停留了一下就从旁边的土路进入了草原,这段路美极了,蓝天白云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还有很多的羊群牛群马群,我们爬上了几个山头往下俯看,太美了,我想在草原上打几个滚,对远处辽阔的草原狠狠地喊两声,我爱你草原。”——这是来自一位网友的分享。

在游客眼中,呼伦贝尔是纯净、美好的化身。清新的空气、优质的环境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为了维护我们的形象,更为了人类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呼伦贝尔在旅游市场秩序、生态环境建设上一直在努力。

2018年,我市持续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抓好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投入运行,申报21家旅行社获批,审核通过1700余个电子导游证;公开选聘了53名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推进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及旅游标准化试点与基地创建,制定并落实《呼伦贝尔市旅游行业信用“红黑名单”制度》;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工作任务,印发了《呼伦贝尔市旅游行业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举办了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加大旅游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全年共检查旅行社90余家、景区110余家、导游900余人次;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旅游行为,积极妥善受理游客投诉,投诉结案率100%。我市还充分发挥旅游警察队伍作用,并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联合安监、食药监、消防等各部门,在春节、清明、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开展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安全大检查,为广大游客和市民营造平安的旅游环境。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全市旅游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市成立了景区景点清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将环保、发改、旅游、农牧、林业等24个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列为成员,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整合各类资源和手段,加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的工作力度,形成了共治共管的强大合力,坚决遏制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印发了《呼伦贝尔市景区景点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检查工作方案》《检查工作流程》等文件指导推进清理整顿工作;同时,各旗市区、市直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截至2018年12月,全市14个旗市区共对516家景区景点及涉旅经营户进行了清查检查,全市景区景点清理整顿工作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timg (5).jpg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分享